国家标准网
1ICS65.020.01 CCSB05 1509 乌兰察布市地方标准 DB1509/T0005—2023 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otatoproductionunderfilmdripirrigation 2023-12-08发布 2024-1-08实施 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9/T0005—2023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乌兰察布市农牧局提出。 本文件由乌兰察布市农牧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慧成、智小青、冯鑫红、王玉龙、李倩、邢杰、杜小平、陈瑞英、刘玉海、 武艳如、王雅楠、戎素平、孙丽伟、郭志强、李森、贾江平、郭有、贺鹏程、张丽洁。 DB1509/T0005—2023 1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膜下滴灌生产中选地、整地、播前准备、播种、铺管、田间管理、施肥、灌水、 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乌兰察布市有灌溉条件地区马铃薯膜下滴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15/T1723“乌兰察布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膜下滴灌dripirrigationunderfilm 灌溉水通过铺在地膜下的滴灌管进入作物根区的灌溉。 4栽培技术要求 4.1产地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规定。 4.1.1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084规定。 4.1.2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 4.2选地 DB1509/T0005—2023 24.2.1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沙壤土或轻壤土,地块相对平整,地力一致,土壤肥沃,土壤pH值5.6~ 8.5。 4.2.2一年以上未种过马铃薯的土地,前茬最好是禾谷类作物。 4.2.3地面平坦或平缓,适合机械化作业。 4.2.4有灌溉和排涝能力的地块,每33.3hm2配套2眼~3眼机井,总出水量在100t/h以上。 4.3配套机械设备 配套农机具,包括拖拉机(动力1204以上)、反转犁、深松犁、组合耙或旋耕机、撒肥机、播种机、 中耕机、打药机、杀秧机、收获机、运输工具等。 4.4播前准备 4.4.1播种前整地 一般选用秋耕地。耕翻深度30cm~35cm,深松深度40cm~45cm。避免漏耕,不出现硬块,表 土细碎,耕深一致。组合耙地或旋耕达到土地平整、土壤无坷垃。 4.4.2底肥施用 播种前一周开始施肥。根据品种属性、土壤营养状况、目标产量、气候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按照 3000kg/667m2的产量目标,全生育期总施用量为纯氮15kg~25kg,纯磷10kg~25kg,纯钾10kg~ 35kg。其中氮肥总量的40%~60%、钾肥总量的60%~80%以底肥施入,磷肥以底肥90%施入,有机肥以底 肥撒施。需要注意种肥隔离。 4.4.3种薯处理 种薯切块重量40g~50g,浸蘸75%酒精溶液切刀消毒。切块后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g,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g,加滑石粉5kg~10kg均匀拌种1000kg种薯。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 剂1L处理1.5~2t种薯或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1L处理4~5t种薯。装入网袋后以井字形小垛 堆放于阴凉通风处存放3d~4d后播种。 4.5播种 4.5.1播种期的确定 当10cm的地温稳定在8℃以上时播种。 4.5.2机械调试 播前对播种机调试,使播种量、播深、株距达到计划要求。调节药液沟喷效果,压力达到138kPa, 保证喷头雾化良好,喷雾均匀一致。 4.5.3播种深度 墒情好的壤土宜浅播,到垄顶距离10cm~12cm,墒情差的沙性土壤播深12cm~14cm。 4.5.4播种密度 DB1509/T0005—2023 3一垄双行播种,大行距105cm~110cm,小行距30cm,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株距。早熟品种约4000株/667m2;中熟或中晚熟品种3500株/667m2~3800株/667m2。 4.5.5铺管覆膜 播种、铺管、覆膜、覆土一次性完成,覆土2cm~3cm为宜。使用80cm宽地膜,厚度≧0.01mm, 滴灌带出水量1.1L/h~1.38L/h。 4.6追肥 出苗后第3w开始追施氮肥,7w~9w可适量混追磷肥、钾肥及中微量肥。氮肥、钾肥分4次~5 次追施。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喷施叶面肥。 4.7中耕 播种后15d~20d,马铃薯出苗率达20%左右时进行中耕。顶部培土厚度3cm~5cm,保证膜顶 部被土全部覆盖。 4.8灌溉 苗期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60%~70%,开花期到块茎膨大期保持在75%~85%,淀粉积累期保持在 50%~60%。 4.9病虫害防治 执行DB15/T1723的要求。 4.10杀秧 4.10.1杀秧时间 收获前10d~15d进行杀秧。 4.10.2杀秧方法 化学杀秧使用200g/L敌草快水剂200g/667m2叶面喷雾,植株繁茂时需要喷施2次。机械杀秧使用 拖拉机牵引杀秧机进行,杀秧后留茬5cm以下。 4.11收获 杀秧后10d~15d,薯皮已木栓化时收获。 4.12回收地膜及滴灌带 收获后及时回收田间废旧地膜和滴灌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1509-T 0005-2023 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09-T 0005-2023 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第 1 页 DB1509-T 0005-2023 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第 2 页 DB1509-T 0005-2023 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2-16 11:13:3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