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15167.5
(22)申请日 2022.08.10
(73)专利权人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空港新区金海
二道滨海六路20 5号C幢A205室
(72)发明人 代华 刘思 陈鑫 李炎 郝悦
李文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专利代理师 黄磊
(51)Int.Cl.
G01N 3/08(2006.01)
G01N 3/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包括底座和压板; 所述底座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
撑件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支 撑件配合面, 所述支
撑件配合面用于放置端板底部的绑带配合区域;
所述压板包括压板第一表面,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
用于与所述端板的上表面抵紧配合, 且所述压板
第一表面的中心与所述端板上表面的中心对应
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底 座和压板对端板强
度进行测试, 通过采用与绑带配合区域相匹配的
支撑件配合面, 通过采用与二次电池的膨胀力和
膨胀量相匹配的压板第一表面, 真实的模拟端板
承受模组膨胀力变形的情况, 有助于快速完成端
板强度的测试, 有助于提高测试的效率和保证测
试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18180522 U
2022.12.30
CN 218180522 U
1.一种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底座(1)和压 板(2);
所述底座(1)包括支撑件(12), 所述支撑件(12)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支撑件配合面
(121), 所述支撑件配合 面(121)用于放置端板(3)底部的绑带配合区域(31);
所述压板(2)包括压板第一表面(2 1),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用于与所述端板(3)的上
表面抵紧配合, 且所述压 板第一表面(21)的中心与所述端板(3)上表面的中心对应设置;
所述压板(2)还包括与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相对的压板第二表面(22), 所述压板第
二表面(2 2)用于将测试设备施加的载荷 传递至所述端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包括向
下凸起的弧面, 所述弧面的凸起程度自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的边缘至中心位置逐渐增
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凸起的
最大高度为G, 二次电池单体厚度为H, 0.3 5H≥G≥0.0 0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包括单
驼峰面, 所述单驼峰面自所述压 板第一表面(21)的中心位置向下 形成半球形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包括多
驼峰面, 所述多驼峰面自所述压板第一表面(21)向下形成多个半球形凸起, 所述多驼峰面
包括两个以上的驼峰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配合面(121)包括
弧面(121 1)和避让槽(1212), 所述弧面(121 1)的形状与所述绑带配合区域(31)相匹配;
所述避让槽(1212)的深度不超过10倍的所述支撑件配合面(121)的宽度, 且不少于0.1
倍的所述支撑件配合 面(121)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带配合区域(31)的宽度
比所述支撑件配合 面(121)的宽度大0.1—20m 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还包括安装座
(11), 所述安装座(11)上包括多个安装孔, 所述支撑件(12)能够通过不同的安装孔安装在
所述安装座(1 1)的不同位置 。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撑件(12)对应安装
在所述安装座(11)上, 所述端板(3)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绑带配合区域(31), 两个所述支
撑件(12)之间的距离与两组所述绑带配合区域(31)之间的距离相一 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2)的基材厚度的取
值范围为5—20 0m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80522 U
2端板强度测试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池制造技 术领域, 具体地, 涉及一种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在模组的端板开发过程中, 为了测试端板强度, 即测试端板对模组内的二次
电池单体的膨胀力的承受能力, 需要设计并制作包括该款端板的模组, 接着开展模组充放
电循环测试, 一直开展测试直至模组的容量达到寿命末期的状态, 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 问
题: 1、 测试的耗费时间非常长, 耗费时间约1.5年, 与产品开发导入使用周期短之间存在明
显的矛盾冲突, 不满足产品开发需求; 2、 端板对模组膨胀力承受能力验证不充分导入产品
使用, 成组后的模组存在端板破裂导致发生短路的风险; 3、 设计并制作包括该款端板的模
组进行测试, 占用的设备资源时间长, 测试的效率低, 测试费用非常昂贵。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12871567U的中国专利, 其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膨胀力测试装
置。 所述电池模组膨胀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撑组件、 两个等效端板、 预压机构及盖板, 其中, 支
撑组件包括由底板、 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 “凵”型容纳空间, 电池模组设
置于容纳空间; 两个等效端板平行于第一侧板且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两端, 每个等效端
板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预压机构与第一侧板连接, 并用于挤压等效端
板以将电池模组以可调的压力压紧于第二侧板; 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支撑组件上侧并与底板
平行, 盖板与电池 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04]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膨胀力测试装置均为针对电池的测试装置, 缺乏对电池
端板承受膨胀力的能力的测试装置, 现有的测试技术耗时长、 测试效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
种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用于测试电池端板对 模组膨胀力的承受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 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包括底座和压板; 所述底座包括
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顶部 向下凹陷形成有支撑件配合面, 所述支撑件配合面用于放置端板
底部的绑带配合区域; 所述压板包括压板第一表面,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端板的
上表面抵紧配合, 且所述压板第一表面的中心与所述端板上表面的中心对应设置; 所述压
板还包括与所述压板第一表面相对的压板第二表 面, 所述压板第二表面用于将测试设备施
加的载荷 传递至所述端板 。
[0007]优选地,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包括向下凸起的弧面, 所述弧面的凸起程度自所述压
板第一表面的边 缘至中心位置逐渐增大。
[0008]优选地,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凸起的最大高度为G, 二次电池单体厚度为H, 0.35H≥G
≥0.002H。
[0009]优选地, 所述压板第一表面包括单驼峰面, 所述单驼峰面自所述压板第一表面的
中心位置向下 形成半球形凸起。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8180522 U
3
专利 端板强度测试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29: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