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48998.X (22)申请日 2022.08.25 (73)专利权人 新疆额尔齐斯河投资开发 (集团) 有限公司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木齐 市水磨沟区安居南路197号 (72)发明人 魏涛 盛东升 沙吾列提汗 ·对山拜 魏莉 赵多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75 专利代理师 时帅 (51)Int.Cl. E02F 5/28(2006.01) E02F 3/88(2006.01)E02F 3/90(2006.01) E02F 3/92(2006.01) E02F 7/04(2006.01) B08B 9/08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清理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包括固定座, 所述固 定座上表面设有支柱, 所述支柱顶部设有存放 桶, 所述存放桶底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一 侧设有阀门, 所述存放桶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电 机,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有清理装置, 所述存 放桶一侧设有进泥口, 所述进泥口一端设有 连接 管。 该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通过转动装置带动搅 拌爪的搅拌, 有效的稀释了淤泥的凝固程度, 同 时便于搅碎 淤泥中残存的垃圾, 有效的防止了对 管道的堵塞, 通过波纹管的设置, 更好的便于调 整吸泥口的方向, 通过存放桶内的清理装置的设 置, 更好的便于桶内清洁, 有效的节省了人力, 提 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 桶内的堵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782190 U 2022.11.11 CN 217782190 U 1.一种河道淤泥清 理装置, 包括固定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设有支 柱(2), 所述支柱(2)顶部设有存放桶(3), 所述存放桶(3)底部设有排污口(4), 所述排污口 (4)一侧设有阀门(5), 所述存放桶(3)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电机(6), 所述第一电机(6)输出端 设有清理装置(7 ), 所述存放桶(3)一侧设有进泥口(8), 所述进泥口(8)一端设有连接管 (9), 所述连接管(9)一端设有出泥口(10), 所述出泥口(10)一端底部设有固定板(11), 所述 固定板(11)一侧通过开设的凹槽设有吸泵(12), 所述吸泵(12)输出端一端设有套环(13), 所述套环(13)底部设有吸泥波纹管(14), 所述固定板(11)中部设有挡板(15), 所述固定板 (11)另一侧设有转动装置(16), 所述固定板(11)下表面一端设有转轴(17), 所述转轴(17) 底部设有搅动爪(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2)数量为三 个, 三个所述支 柱(2)呈三角阵列分布, 所述支 柱(2)材质为铁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5)与排污口 (4)之间通过螺纹 活动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泥口(8)与出泥 口(10)之间通过连接管(9)连接, 所述连接管(9)与进泥口(8)和出泥口(10)的一端通过螺 纹活动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清 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环(13)与吸泥波 纹管(14)之间通过固定 板(11)活动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装置(7)包括 转杆(701)、 刮片(702)和连接杆(703), 所述转杆(701)两端设有刮片(702), 所述刮片(702) 两侧设有连接杆(70 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清 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16)包括 第二电机(1601)、 第一转轮(1602)、 皮带(1603)和第二转轮(1604), 所述第二电机(1601)输 出端设有第一转轮(1602), 所述第一转轮(1602)侧面通过凹槽设有皮带(1603), 所述皮带 (1603)内侧设有第二 转轮(1604)。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82190 U 2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淤泥清理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 的工程。 也称为水工程。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 贵资源, 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 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 只有修建水利工程, 才能控制水流, 防止洪涝灾害, 并进行水量的 调节和分配, 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 水资源的需要。 河水在流动中吸纳了沿岸的泥沙, 并 在河床上沉积, 形成河底下的淤泥层, 淤泥 可以有利于水下植物生根成长, 对于 鱼类较为重 要, 但是淤积过多的泥沙会影响河道船只的安全, 淤泥 里会混有 垃圾会对河流造成污染, 河 道淤泥已日益影响到防洪、 排涝、 灌溉、 供水、 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 所以需要定期对 河道进行淤泥清理, 淤泥清理需要 使用到专门的淤泥清理装置 。 [0003]现有的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通过泵将淤泥抽 取上来, 抽 取过程中淤泥容易堵塞管 道, 疏通较为麻烦, 同时抽上来的淤泥会先存放在 存放桶内, 桶体使用完后其内壁 沾附大量 的淤泥, 目前的部分装置不方便对桶体的内壁进 行清洗, 损耗工作人员时间, 浪费大量人力 在清理设备 上, 使得清淤工作效率低, 同时现有吸淤管 无法对吸淤管口角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解决了因泵将 淤泥抽取上来, 抽取过程中淤泥容易堵塞 管道, 疏通较为麻烦, 同时抽上来的淤泥会先存放 在存放桶内, 桶体使用完后其内壁沾附大量的淤泥, 目前 的部分装置不方便对桶体的内壁 进行清洗, 损耗工作人员时间, 浪费大量人力在清理设备上, 使得清淤工作效率低, 同时现 有吸淤管 无法对吸淤管口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 置, 包括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支柱, 所述支柱顶部设有存放桶, 所述存放桶底部 设有排污口, 所述排污口一侧设有阀门, 所述存放桶顶端中部 设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 输出端设有清理装置, 所述存放桶一侧设有进泥口, 所述进泥口一端设有连接管, 所述连接 管一端设有出泥口, 所述出泥口一端底部设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一侧 通过开设的凹槽设 有吸泵, 所述吸泵输出端一端设有套环, 所述套环底部 设有吸泥波纹管, 所述固定板中部设 有挡板, 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有转动装置, 所述固定板下表 面一端设有转轴, 所述转轴底部 设有搅动爪。 [0008]可选的, 所述支柱数量为三个, 三个所述支柱呈三角阵列分布, 所述支柱材质为 铁。 [0009]可选的, 所述阀门与排污口之间通过螺纹 活动连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782190 U 3
专利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31:2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73.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如何结合使用TOGAF® 和IT4IT™ 标准.pdf
GB-T 37096-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办公信息系统安全测试规范.pdf
T-CQMBA 1—202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技术及应用指南第1部分:质量可追溯记录.pdf
JR-T0213-2021 金融网络安全 Web 应用服务安全测试通用 规范.pdf
GB-T 34926-2017 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云母带矿物绝缘波纹铜护套电缆及终端.pdf
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2部分:交付规范.pdf
GB-T 26527-2011 有机硅消泡剂.pdf
信通院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5.0 2021.pdf
GB-T 3528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基于数字证书的可靠电子签名生成及验证技技术要求.pdf
GB-T 406-2018 棉本色布.pdf
思度安全-DSMM-018 数据发布安全管理规范V1.0.pdf
GB-T 23981.2-2023 色漆和清漆 遮盖力的测定 第2部分:黑白格板法.pdf
GB-T 42076.1-2022 生物技术 细胞计数 第1部分:细胞计数方法通则.pdf
GB-T 42392-2023 洁净手术部通用技术要求.pdf
金融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研究报告.pdf
GB-T 37539-2019 火电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pdf
T-BBIA 4—2023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pdf
GB-T 4723-2017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pdf
GB-T 17314-2011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
蚂蚁集团王维强:大模型安全的探索与实践分享-大模型安全的“快”与“慢”.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73.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