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60.50 B 9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14—2014 采茶机 作业质量 Operating quality for tea picking machin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61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1/SC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湖北省农业机械技 术推广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颖林、吴荣辉、张园、林玮、黄宏源、舒伟军、王在虎、张健美、徐振兴。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614—2014 作业质量 采茶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茶机作业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切割式采茶机(以下简称采茶机)作业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25—1994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3作业质量要求 3.1作业条件 3.1.1茶园应符合NY/T225—1994中第3章要求。 3.1.2茶树树冠经NY/T225—1994中第6章的树冠培养;弧型采茶机适应弧型树冠,平型采茶机适 应平型树冠。 3.1.3在适合采收期内采收。红、绿茶和乌龙茶适采期为茶园标准新梢60%~80%;边销茶(砖茶)适 采期为茶园标准新梢80%左右。 3.1.4茶树新梢无表面水时进行采收。采摘部位(深浅度)应符合当地采摘鲜叶的农艺要求。 3.2作业质量要求 在本标准3.1规定的作业条件下,采茶机的作业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作业质量要求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名称 检测方法对应的条款号 质量指标要求 1 芽叶完整率,% ≥70 4. 1 2 污染检查 茶叶表面无明显油污 4. 2 3 漏集率,% ≤1.5 4.3 4 漏采率,% ≤2.0 4. 4 采摘面整齐,高度一致。切口平整,被采茶树被拉撕枝条 采后茶树状态 不大于2%。采摘深浅度应符合当地采摘鲜叶的农艺要求 4.5 并不影响下季茶叶生产 4检测方法 4.1芽叶完整率测定 在存放机采鲜叶的茶筐(或茶袋)内的上、中、下三层各取一定数量(500g~1000g)的鲜叶,混合均 匀后作为大样。然后按对角线四分法从大样中提取不少于100g的分析样,测定其中完整芽叶质量,按 式(1)计算芽叶完整率。重复3次,取平均值。 W, R= X 100 (1) 式中: Ri 芽叶完整率,单位为百分率(%); 1 NY/T2614—2014 W,一完整芽叶质量,单位为克(g); W 分析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4.2污染检查 取100克茶叶置人容器内,加入1L干净的水(如矿泉水),摇晃3min5min后取出茶叶,查看水 表面无明显油污。 4.3漏集率测定 机采作业已被切割但未被收集的可制新梢芽叶(包括小的嫩片)为漏集的新梢芽叶。在已切割试验 地内随机取3个测段,每段1m长,将漏集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等收集并称其质量,按式(2)计算。 W3 Rz = X 100 (2) W,+W3 式中: -漏集率,单位为百分率(%); W2- -测段内机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W3 测段内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总质量,单位为克(g)。 4.4漏采率测定 机采后的茶树蓬面上未采下的新梢芽叶为漏采,在上述测定漏集率的相同测段,采集机采过程所漏 采的新梢芽叶并称其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按式(3)计算。 W. X100. (3) 式中: R 漏采率,单位为百分率(%); W4 测段内人工辅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4.5采后茶树状态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采摘面整齐,高度一致;切口平整,检查被采茶树被拉撕枝条的占比。采摘深浅度 应符合当地采摘鲜叶的农艺要求并不影响下季茶叶生产。 综合判定规则 5. 1 检测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第3章相应要求时判该项目不合格。检测项目分类见表2。 表2检测项目表 分类 检测项目名称 类 项 1 芽叶完整率 A 2 污染检查 漏集率 1 B 2 漏采率 采后茶树状态 3 5.2对检测项目进行逐项考核。A类项目全部合格、B类项目不多于1项不合格时,判定采茶机作业 质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NY/T2614—2014 W,一完整芽叶质量,单位为克(g); W 分析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4.2污染检查 取100克茶叶置人容器内,加入1L干净的水(如矿泉水),摇晃3min5min后取出茶叶,查看水 表面无明显油污。 4.3漏集率测定 机采作业已被切割但未被收集的可制新梢芽叶(包括小的嫩片)为漏集的新梢芽叶。在已切割试验 地内随机取3个测段,每段1m长,将漏集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等收集并称其质量,按式(2)计算。 W3 Rz = X 100 (2) W,+W3 式中: -漏集率,单位为百分率(%); W2- -测段内机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W3 测段内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总质量,单位为克(g)。 4.4漏采率测定 机采后的茶树蓬面上未采下的新梢芽叶为漏采,在上述测定漏集率的相同测段,采集机采过程所漏 采的新梢芽叶并称其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按式(3)计算。 W. X100. (3) 式中: R 漏采率,单位为百分率(%); W4 测段内人工辅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4.5采后茶树状态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采摘面整齐,高度一致;切口平整,检查被采茶树被拉撕枝条的占比。采摘深浅度 应符合当地采摘鲜叶的农艺要求并不影响下季茶叶生产。 综合判定规则 5. 1 检测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第3章相应要求时判该项目不合格。检测项目分类见表2。 表2检测项目表 分类 检测项目名称 类 项 1 芽叶完整率 A 2 污染检查 漏集率 1 B 2 漏采率 采后茶树状态 3 5.2对检测项目进行逐项考核。A类项目全部合格、B类项目不多于1项不合格时,判定采茶机作业 质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NY/T2614—2014 W,一完整芽叶质量,单位为克(g); W 分析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4.2污染检查 取100克茶叶置人容器内,加入1L干净的水(如矿泉水),摇晃3min5min后取出茶叶,查看水 表面无明显油污。 4.3漏集率测定 机采作业已被切割但未被收集的可制新梢芽叶(包括小的嫩片)为漏集的新梢芽叶。在已切割试验 地内随机取3个测段,每段1m长,将漏集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等收集并称其质量,按式(2)计算。 W3 Rz = X 100 (2) W,+W3 式中: -漏集率,单位为百分率(%); W2- -测段内机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W3 测段内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总质量,单位为克(g)。 4.4漏采率测定 机采后的茶树蓬面上未采下的新梢芽叶为漏采,在上述测定漏集率的相同测段,采集机采过程所漏 采的新梢芽叶并称其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按式(3)计算。 W. X100. (3) 式中: R 漏采率,单位为百分率(%); W4 测段内人工辅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4.5采后茶树状态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采摘面整齐,高度一致;切口平整,检查被采茶树被拉撕枝条的占比。采摘深浅度 应符合当地采摘鲜叶的农艺要求并不影响下季茶叶生产。 综合判定规则 5. 1 检测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第3章相应要求时判该项目不合格。检测项目分类见表2。 表2检测项目表 分类 检测项目名称 类 项 1 芽叶完整率 A 2 污染检查 漏集率 1 B 2 漏采率 采后茶树状态 3 5.2对检测项目进行逐项考核。A类项目全部合格、B类项目不多于1项不合格时,判定采茶机作业 质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NY/T2614—2014 W,一完整芽叶质量,单位为克(g); W 分析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4.2污染检查 取100克茶叶置人容器内,加入1L干净的水(如矿泉水),摇晃3min5min后取出茶叶,查看水 表面无明显油污。 4.3漏集率测定 机采作业已被切割但未被收集的可制新梢芽叶(包括小的嫩片)为漏集的新梢芽叶。在已切割试验 地内随机取3个测段,每段1m长,将漏集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等收集并称其质量,按式(2)计算。 W3 Rz = X 100 (2) W,+W3 式中: -漏集率,单位为百分率(%); W2- -测段内机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W3 测段内抛撒的可制茶新梢、单片叶总质量,单位为克(g)。 4.4漏采率测定 机采后的茶树蓬面上未采下的新梢芽叶为漏采,在上述测定漏集率的相同测段,采集机采过程所漏 采的新梢芽叶并称其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按式(3)计算。 W. X100. (3) 式中: R 漏采率,单位为百分率(%); W4 测段内人工辅采鲜叶质量,单位为克(g)。 4.5采后茶树状态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采摘面整齐,高度一致;切口平整,检查被采茶树被拉撕枝条的占比。采摘深浅度 应符合当地采摘鲜叶的农艺要求并不影响下季茶叶生产。 综合判定规则 5. 1 检测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第3章相应要求时判该项目不合格。检测项目分类见表2。 表2检测项目表 分类 检测项目名称 类 项 1 芽叶完整率 A 2
NY-T 2614-2014 采茶机 作业质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