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方标准
一「、注水试验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injection test
DB21/TI564. 10 -2007
主编单位: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
批准部门:辽宁省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08年01月12日
2007沈阳
1总则
1. 0.1 为了统→测定包气带松散岩土掺透性的试验方法,
提高试验成果的质量,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特制
订本规程 O
1. O. 2 注水试验方法可用于评价岩士渗透性,分为试坑法
(包括单环注水法和双环白流注水法)、钻孔法(包括钻孔阵本
头法和钻孔常水头法)。试坑法一般在地下水位埋探大于 5m时
较为适宜:钻孔阵水头法,选用于地下水位上、下各类土层;钻
孔常水头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强渗透士层 O
1. 0.3 岩土渗透性注水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
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1 渗透系数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反映岩土渗透性能的指标,物理意义为当水力坡度为 1时的
地下水流速 O
2.1.2 单环注水试验
通过高 20cm、直径 30-50cm的铁环进行的注水试验。适用
于测定毛细管作用不大的砂士层。
2.1.3 观环白流注水试斡
通过直径分别为 25cm租50cm、高为 20cm的两个铁环进行
的注水试验。双环法适用于粘性土和粉土层。
2.1.4 缓冲层
试坑底铺一定厚度的小砾石层。
2.1.5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瞌
钻孔中水头随时间逐渐消散的注水试验。采用捕后时间和掺
.268 .
透方式,按达西走律确定试验士层的水平向、垂直向和平均有效
的渗透系数。适用于地 F水位上、下各类土层。
2.1.6 钻孔常点头注水试就
钻孔中水头固定的注水试验。适用于地下水位以 f~.虽渗透性
土层。
2.1.7 滞后时间
钻孔中注满水后,出现韧始水头并以初始流量进行渗透,随时
间水头 H逐渐消散,当水头 H消散为零时所甫的时间〔
。稳定疏量
k 渗透系数
F一渗透面积
t、t1, t2一观测时间
Fo←内环面积2.2 符号
Z、Z]、Z2水头高或水位探度
Ha-试验土中的毛细压力
S一渗透深度
H一一水头高度
HQ 初始水头高度
111、H2一分别为观测时间 t)、 t2时的水头高度
A-注水管内径截面积
q。一初始流量
T一滞后时间
q一稳定流量
Hc 固定水头高度
l一注人水量
kh一水平向渗透系数
k.一垂直向渗透系数
km一平均有效渗透系数
. 269 .
D一注水管内径
L一试验段或试验土柱长度
K~一套管内土柱洁、料垂直渗透系数
m一传导比
η一垂直向传导比
Sr一试验土层最终饱和度
n一试验土层孔隙度
Fι一试验段与注水管的形状系数
3 仪器设备
3.1 试坑注水试验设备
3.1.1 唯环注水法的试验设备主要有高 20cm、直在 30-
50cm的铁路 l个,流量水桶 2个以及量杯、胶皮管和计时钟表等。
3.1. 2 双环自流注水法的试验设备主要有直径分别为 25cm
和50cm、高为 20cm的铁环各 1个,流量瓶(容量为乱,并带
有刻度的玻璃瓶) 2个及放置流量瓶的支架、计时钟表等。
3.2 钻孔注水试验设备
3.2.1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的主要设备有钻机、机具、套
管(φ108 -146mm) 、计时钟表、水位计和加重布卷尺等。
3.2.2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的主要设备有钻机、机具、套
管(φ108-146mm) ,计时钟表,水表或流量箱。
4 操作方法
4.1 单环注水法
4.1.1 试验准备工作
l 在拟定的试验位置上,挖一个方形或圆形试坑至预定深
. 270 .
度,在坑的底部再挖一个注水试坑,深度 15-20cm时,坑底应
修平,并确保土层的原状结构;
2 放入铁环,使其与试坑底紧密接触,在其外部用粘土填
实,确保四周不漏水 2
3 在坑底铺厚度为 2-3cm的小砾石作为缓冲层;
4 将流量桶水平放置在注水试坑边,接上胶管,将钳夹夹
于胶管下部,然后向流量桶注满清水。
4.1.2 操作方法
1 松开钳夹,向试坑内注水,待坑内水头高度达到lO cm
时. ì式验即正式开始,记录时间和流入桶内的水量 P
2试验时必须保持lO cm水头,其波动幅度不得大于±
O.5cm;
3 试验开始后,按 5min、lOmin、15mìn 、20min 、30min的
时间间隔测记渗水量,以后每隔 30min测记 1次,直至试验终
止,记录格式应符合附录 A的规定:
4 每次观测流量。的精度应读到 O.lL;
5 试验过程中,随时绘制流量 Q与时间 t的关系曲线,当
每隔30min观测 1次的流量与最后到内平均流量之差不大于
10%时,即可视为稳定,结束试验。
4.2 双环白流注水法
4.2.1 流量瓶的安装:将瓶中装满清水,用带两个孔的胶
塞塞住,孔中插入 2根细玻璃管(管端切成斜口) ,短的供水
用,长的进气用(图 4.2.1) 。
4.2.2 试验准备工作:
1 在拟定的试验位置上,挖一试坑至预定深度;
2 将两个铁环,按同心圆压人坑底,深约 5-8巾,并确保
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
3 在内环及肉、外环之间铺上 2-3cm的小啄石,作为缓
冲层;
. 271 .
圈4.2.1 双环注水试验设备安装及工作示意圄
4 水头高度保持 lOcm,安装瓶架;
5 在距试坑约 3-4m处打一个比坑底探 3-4m的钻孔,并
每20cm取扰动试样·件,测定天然含水量。
4.2.3 试验方法
1 向内环及内、外环之间同时注人 10阮c惆J
上流量瓶,使其自动供水。开始自动供水后,当保持lO cm的常
水头时,试验正式开始。
试验时将两个流量瓶分别倒放在内环及内、外环之间的水面
t,其中通气的细璇璃管口离试坑底lO cm,使它刚好沉入水面
之F;给水玻璃管插入水面以下 2-3cm,注入的水量则由瓶上
的刻度读得。
2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必须使内环和内、外环之间的水头高
度保持-玫。
3 试验正式开始以后,按 5min、lOmin、15min 、20min 、
30min的时间间隔测记棒水量,以后每隔 30min测记 1次,直至
试验终止,记录格式应符合附录 B的规定。
4 试验过程中,应随时绘制流量 Q与时间 s的关系曲线。
当符合 4.l. 2中5条时,即可视为稳定,再延续 4h试验即可结
.272 .
束。
5 试验结束后,立即掏出环内积水,在试坑中心打一个深
3 ~4m的钻孔,并每隔 20cm取扰动士试样一件,测定试验后士
的含水量。
4.3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
4.3.1 试验准备工作
l 注水试验应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确保套管 F部与孔壁
之间不漏 Jj(,以保证所得渗透系数的准确性。止水方法一般有栓
塞止水法、粘士 J1:水法及气囊止水法等,有成功经验时也可采取
其他方法止水。
2 用钻机钻孔,按预定探度下套管,如遇地下水时应采用
清水钻进,孔底沉淀物不得大于 5cm。为防止试验土层被扰动,
应在于 L底填15cm厚的砾石垫层。
4.3.2 试验方法
l 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定高度
或至套管顶面,试验正式开始,记录注水时间和水头高度。
2 管中水头 F降值的观测时间,按 30日间隔测 5min ,1min
间隔测 10min。然后按水头 F降速度决定,一般可按 5-lOmin
间隔进行。总观测时间不少于 lh,对于较强的透水土层,观测
时间间隔和总观测时间可适当缩短。记录格式应符合附录 D的
规定。
3 试验过程中,随时在半对数纸上绘制水头比(去)与时
间(t)的关系图。当观测点在图上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时,说明
试验正确;如不呈线性关系,说明试验有误,应重新注水并进行
观测。
4 当试验士层为弱透水层,观测点有 10个以上皆在直线上
H 时,可采用将该直线外延与瓦 =0.37横线相交的办法来确定滞
.273 •
后时间,不必观测很长时间,即可停止试验。
4.4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4.4.1 试验准备工作与铀孔降水头注水试验 4.3. 1相同。
4.4.2 试验方法
1 用带水表的注水管或流量箱连续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
管中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一定高度或至管口保持固定,测出高出地
下水位的固定水头矶,并记录时间和水表(或流量箱)读数,
正式开始试验。
2 试验时必须保持固定水头 Hc不变,其波动幅度不得大
于1.Ocm 。
3 先按 1min间隔测 5min,再按 5min间隔测到 30min,以
后每隔 30min测1次,直到最后两个 h平均流量之差不大于 10%
时,视为流量稳定,终止观测。记录格式应符合附录 D的规定。
试验过程随时绘制流量 q与时间 t的关系曲线。
5 资料整理
5.1 试坑注水试验
5.1.1 单环注水法资料整理
1 检查原始记录,并绘制 Q=f(t)曲线图。
2 根据试验结果,按下式 (5.1.1)计算渗透系数:
k =手
式中 k一渗透系数( crr山nin);
Q →稳定流量 (cm3/min);
F一渗透面积,即试坑的底面积 (cm2)。(5.l.1)
3 除计算渗透系数 k外,尚应绘制注水试验综合成果表。
5.1.2 双环自流注水法资料整理
.274.
DB21-T 1564.10-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注水试验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