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44392.X
(22)申请日 2022.05.31
(73)专利权人 天宝电子 (惠州) 有限公司
地址 516255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
东江工业区
专利权人 惠州市天宝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吴华升 冯高杰 刘立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叶新平
(51)Int.Cl.
H02M 3/335(2006.01)
H02H 7/12(2006.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 电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供电技术领域, 提供一
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设计与反激电路
连接的激活电路, 在激活电路通电输出触发信号
后, 导通过压保护电路, 使得反激电路通电, 同时
由于激活信号为固定, 可兼容光伏宽输入电压,
使得启动时间稳定; 设置直接与光伏输入端 连接
的过压保护电路, 在检测到输入电压过高时, 关
闭反激电路, 从而避免过压损坏; 设计反激电路、
激活电路, 实现了自启动激活、 自启动自锁的自
动化运行, 有效降低电路能耗。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17522745 U
2022.09.30
CN 217522745 U
1.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光伏输入端连接过压保护电
路、 反激电路, 以及与所述反激电路、 过压保护电路连接的激活电路;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
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激电路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
触发端连接, 其控制端与所述反激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当光伏输入端接入光伏板时, 所述激活电路被激活, 输出一个触发信号到所述触发端,
导通所述过压保护电路,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一个激活信号到所述电源
端, 所述反激电路被激活导 通供电输出回路;
此时, 所述反激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压输入到所述控制端, 所述激活电路启动自锁, 停
止输出触发信号;
当光伏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过大时,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被启动, 关闭所述信号输出端, 拉
低所述反激电路的电源端的电位, 从而关闭电路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压保护电
路包括电性连接的过压检测模块和 开关模块, 所述过压检测模块、 开关模块均与光伏输入
端连接;
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第三电阻、 第 一电容、 第二电容、 第三电容
和稳压芯片;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伏输入端 连接, 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 第二
电阻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之 间, 另一端与所述稳压 芯片的
参考端连接、 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的阴极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 阳极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的阴极、 阳极连接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包
括第四电阻、 第五电阻、 第六电阻、 第一开关管、 第二开关管, 当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
极管、 第二 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时: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伏输入端连接, 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 与所述
第一开关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过压检测模块连
接, 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作为信号
输出端与所述反激电路的电源端连接, 发射极作为触发端与所述激活电路连接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激电路包
括依次连接的脉冲输出模块、 变压模块和激励 模块, 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光伏输入端连接,
所述激励模块与所述触发端连接;
所述变压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 第四电容、 第五电容和变压器, 所述变压
器包括第一绕组、 第二绕组、 第三绕组; 所述第一二极管 的正极与所述光伏输入端连接, 负
极通过第四电容接地、 与所述激活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 的负
极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脉冲输出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 的正极
连接, 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绕组的一端与所述激励模块连接, 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二极
管的负极与所述控制端连接, 还通过 所述第五电容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输出模
块包括PWM芯片、 第七电阻、 第八电阻、 第三 开关管、 第六电容;
当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沟道MOS管时: 所述PWM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信
号输出端连接、 还通过第六电容接地, 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7522745 U
2所述第三 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连接, 源极通过 所述第八电阻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模块包
括第三二极管、 第四二极管、 第七电容; 所述第三二极管 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绕组连接, 负极
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与所述控制端连接、 还通过第七电容接地; 所述第四二极管
的负极与所述触发端连接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活电路包
括电性连接的自启模块和自锁模块, 所述自启模块与所述反激电路、 所述触发端连接; 所述
自锁模块与所述反激电路连接; 所述自启模块包括第九电阻~第十二电阻、 第四开关管、 第
五二极管、 第一稳压管、 第二稳压管、 第八电容、 第九电容, 当所述第四开关管为N沟道M OS管
时: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反激电路连接, 源极与所述第五二极
管的正极连接、 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接地, 栅极与所述自锁模块连接、 通过第八电容接地;
第五二极管负极与所述触发端连接、 通过第九电容接地, 还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管 的正极接地; 第十电阻与所述第 五二极管并联; 第十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 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正极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锁模块包
括第三稳压管、 第十三电阻、 第十四电阻、 第十电容、 第五开关管; 当所述第五开关管为N沟
道MOS管时:
所述第三稳压管的负极作为控制端与所述激励模块连接, 正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与
所述第五开关管 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 五开关管 的源极接地, 漏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 的栅极
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电容与
所述第十四电阻并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激电路还
包括吸收模块, 所述吸收模块包括第十五电阻、 第十一电容和 第六二极管; 所述第十五电阻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 的负极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 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十五
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容并联;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 开关管的源极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7522745 U
3
专利 一种基于光伏控制器的供电电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