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17719.4
(22)申请日 2022.05.30
(73)专利权人 厦门数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件园三期溪
西山尾路1号10 02-5单元
(72)发明人 柯清河 宫春生 黄桃发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 4367
专利代理师 李秀丽
(51)Int.Cl.
H02J 7/00(2006.01)
H02J 7/35(2006.01)
H02S 10/40(2014.01)
F16F 15/06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 装置主体底端的四周
均设置有移动机构, 且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蓄
电池, 装置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充电腔, 且充电腔
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接头, 装置主体靠近充电腔一
端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开关, 且装置主体靠近控制
开关一端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固定机构, 装置主体
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设备箱, 且设备箱内部
的底端设置有转换器, 转换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一
号输电线, 且转换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二号输电
线, 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 且支撑杆的
顶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
有太阳能充电板和蓄电池, 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
的消耗, 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7642797 U
2022.10.21
CN 217642797 U
1.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包括装置主体(4),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4)底端的四
周均设置有移动机构(6), 且装置主体(4)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5), 所述装置主体(4)的一
端开设有充电腔(13), 且充电腔(13)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接头(8), 所述装置主体(4)靠近充
电腔(13)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开关(10), 且装置主体(4)靠近控制开关(10)一端的中间
部分设置有固定机构(7), 所述装置主体(4)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设备箱(3), 且设备箱
(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转换器(11), 所述转换器(11)的输入端设置有一号输电线(9), 且转
换器(11)的输出端设置有二号输电线(12), 所述装置主体(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2), 且
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2)与装置
主体(4)构成固定连接, 所述一号输电线(9)的两端分别与太阳能充电板(1)的输出端和转
换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
滑轮(601)、 活动 块(602)、 缓冲座(603)和缓冲弹簧(604), 所述活动块(602)设置在装置主
体(4)底端的四周, 且缓冲弹簧(604)设置在活动块(602)的底端, 所述缓冲座(603)设置在
缓冲弹簧(6 04)的外部, 且滑轮(6 01)设置在缓冲座(6 03)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座(603)的内
部设置为中空结构, 且活动块(6 02)两端的下 方均设置有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
固定座(701)、 夹板(702)和限位弹簧(703), 所述固定座(701)设置在装置主体(4)靠近控制
开关(10)移动的中间部分, 且限位弹簧(703)均匀设置在固定座(70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限位弹簧(70 3)远离固定座(701)的一端设置有夹 板(7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702)的外侧
设置有橡胶垫, 且固定座(701)与充电腔(13)设置在同一高度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输电线(12)分
别贯穿了设备箱(3)和装置主体(4)的内部, 且二号输电线(12)的两端分别与转换器(11)的
输出端和蓄电池(5)的输入端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42797 U
2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机器人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科技产品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的、
无处不在、 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 而智能机器人就是机械技术、 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有机结
合的产物。 智能机器人是以电能作为能源基础, 因此在电能消 耗后需及时对智能机器人进
行充电, 所以需要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 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但是依然存在
一定的问题, 现有的此类装置需要外 接电源进行支持, 消耗的能源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装置需要外 接电源进行支持, 消耗的能源较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包括装
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四周均设置有移动机构, 且装置主体的内部 设置有蓄电池, 所
述装置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充电腔, 且充电腔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接头, 所述装置主体靠近充
电腔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开关, 且装置主体靠近控制开关一端的中间部 分设置有固定机
构, 所述装置主体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设备箱, 且设备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转换器, 所
述转换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一号输电线, 且转换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二号输电线, 所述装置主
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 且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 。
[0006]优选的, 所述支撑杆与装置主体构成固定连接, 所述一号输电线的两端分别与太
阳能充电板的输出端和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
[0007]优选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轮、 活动块、 缓冲座和缓冲弹簧, 所述活动块设置在
装置主体底端的四周, 且缓冲弹簧设置在活动块的底端, 所述缓冲座设置在缓冲弹簧的外
部, 且滑轮设置在缓冲座的底端。
[0008]优选的, 所述缓冲座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 且活动块两端的下 方均设置有挡块。
[0009]优选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 夹板和限位弹簧, 所述固定座设置在装置主体
靠近控制开关移动的中间部分, 且限位弹簧均匀设置在固定座内部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限
位弹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夹 板。
[0010]优选的, 所述夹 板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垫, 且固定座与充电腔设置在同一高度处。
[0011]优选的, 所述二号输电线分别贯穿了设备箱和装置主体 的内部, 且二号输电线的
两端分别与转换器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 。
[0012]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 装置主体、 蓄电池、 一号输电线、 控制 开关、 转换器
和二号输电线, 通过太阳能充电板的工作, 可以产生电力, 通过转换器的工作方便对蓄电池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642797 U
3
专利 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