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235432.7 (22)申请日 2022.05.20 (73)专利权人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 研究院 (集 团)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 市中区二环南 路3377号市政设计大厦5 01室 (72)发明人 王超 蔡悦乔 周涛 刘建国 李新磊 郑伟 王雪鹏 王雨蒙 阚增鑫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 21 专利代理师 任金存 (51)Int.Cl. E04F 10/10(2006.01) H02J 7/35(2006.01)E04B 1/94(2006.01) E04B 1/76(2006.01) E04B 1/6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折叠式遮阳装置及建 筑外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遮 阳领域, 具体公开了 一种折叠式遮 阳装置及建筑外墙, 折叠式遮阳装 置包括: 移动轨道, 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外立面, 移 动轨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遮阳本体, 包括第 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 所述第一遮 阳板具有第 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遮阳板第一端与所述移 动轨道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遮 阳板具有第 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遮阳板第二端与所述移 动轨道第二端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遮 阳板第二端 和所述第二遮 阳板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驱 动机构, 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遮阳板第二端沿所述 移动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 以使所述遮阳本体打 开或关闭,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这样装置减 小了占用空间, 提高了调节灵活性, 并延长使用 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7439386 U 2022.09.16 CN 217439386 U 1.一种折叠式遮阳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移动轨道, 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外立 面, 所述移动轨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遮阳本体, 包括第一遮阳板和第 二遮阳板, 所述第 一遮阳板具有第一端和第 二端, 所述 第一遮阳板第一端与所述移动轨道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遮阳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 端, 所述第二遮阳板第二端与所述移动轨道第二端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遮阳板第二端和所 述第二遮阳板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 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遮阳板第二端沿所述移动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 以使所 述遮阳本体打开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 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轨道具有相互平行的两 组, 所述移动轨道通过 可拆卸地方式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外立 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 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遮阳板和第 二遮阳板包 括防火层和保温层, 所述防火层和所述保温层沿遮阳本体由外 至内的顺序依次设置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 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遮阳板和第 二遮阳板还 包括防潮层, 所述防潮层设置 于所述保温层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折叠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遮阳板还包括设置 于所述防火层外的节 能机构, 所述节 能机构包括太阳能转化模块和蓄电池; 所述太阳能转 化模块将太阳能转 化为电能, 所述蓄电池能够存 储电能, 并供 所述驱动机构使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 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 动轮,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 所 述驱动轮能够 在所述移动轨道内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 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遮阳板和第 二遮阳板与 所述移动轨道的夹角范围均在0 ‑90°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遮阳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轨道, 所述调节轨道 设置于所述移动轨道与所述建筑外墙之 间, 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 阳板均为分体结 构, 所述移动轨道能够沿调节轨道 移动从而调节所述遮阳本体的宽度。 9.一种建筑外墙,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遮阳装置 。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外墙, 其特征在于, 建筑外墙的外立面与所述折叠式遮阳 装置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39386 U 2一种折叠式遮阳装 置及建筑外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建筑遮阳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遮阳装置及建筑外墙。 背景技术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 术,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 术。 [0003]在建筑工程中, 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 防止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被阳光过分加 热, 从而导致局部过热和炫光的产生, 可以通过遮 阳结构对建筑物外墙进 行必要的遮阳。 采 用遮阳技术降低建筑太阳辐射进而改善 室内热环 境的原理在于通过遮挡, 最大限度地减少 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通过遮阳结构来进行遮 阳工作, 减少室内人们受到强光的影响, 合理的设计建筑遮阳能够改善夏季室内舒 适性以及降低建筑能耗。 [0004]传统的遮阳技术是在建筑外窗上沿外挑出一定距离, 形成水平遮阳板, 利用水平 遮阳板对阳光的遮挡达到遮阳的目的。 该遮阳板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设置在建筑外墙外 部, 占用空间大, 灵活性差, 无法调节遮阳的角度, 遮阳效果 不明显。 [0005]利用百叶遮阳是一种新的技术措施, 将百叶窗设置在建筑外墙 的外部, 通过在窗 户立面外侧布置多个水平、 垂直或倾斜叶片减少直射太阳光, 通过手动 或电动的方式控制 百叶窗的打开或关闭进 行遮阳。 该种方式的缺点是, 百叶窗的尺寸规格较为固定, 很难适应 不同尺寸大小的建筑外墙; 而且不易操作、 长期裸露在室外风吹日晒容易损坏, 进而导致遮 阳质量差, 达不到较好的遮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折叠式遮阳装置, 减 小占用空间, 提高调节灵活性, 并延长使用寿命。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 折叠式遮阳装置的建筑外墙。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9]一种折叠式遮阳装置, 包括: 移动轨道, 安装在建筑外墙 的外立面, 所述移动轨道 具有第一端和 第二端; 遮阳本体, 包括第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 所述第一遮阳板具有第一 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遮阳板第一端与所述移动轨道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遮阳板具 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遮阳板第二端与所述移动轨道第二端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遮 阳板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遮阳板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 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遮 阳板第二端沿所述移动轨道 做往复直线运动, 以使所述遮阳本体打开或关闭。 [0010]在另一优选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移动轨道具有相互平行的两组, 所述移动轨道通 过可拆卸地方式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外立 面上。 [0011]在另一优选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包括 防火层和 保温层, 所述防火层和所述保温层沿遮阳本体由外 至内的顺序依次设置 。 [0012]在另一优选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还包括 防潮层, 所述 防 潮层设置 于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439386 U 3
专利 一种折叠式遮阳装置及建筑外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2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68.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1574-2022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有云中个人信息保护实践指南 ISO-IEC 27018-2019.pdf
T-GZBC 16.1—2019 医疗数据中心建设规范 第1部分 临床数据中心.pdf
GB-T 33301-2016 燃煤工业锅炉及窑炉节能量计算方法.pdf
DB21-T 1799.3—2019 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 第3部分:IT系统运维 辽宁省.pdf
GB-T 42156-2023 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 通用技术规范.pdf
WS-T 599.1-2018 医院人财物运营管理基本数据集第1部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df
GB-T 7092-2021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形尺寸.pdf
民航 JJF(民航)0100-2008 C21001型冷却系统测试仪.pdf
GB-T 29070-2012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 CT 检测 通用要求.pdf
信通院 车联网白皮书 2023年.pdf
QX-T 109—2021 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技术规范.pdf
GB-T 6312-2022 壁厚千分尺.pdf
GB-T 21825-2008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pdf
GB-T 20011-2005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评估准则.pdf
GB-T 15227-2019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pdf
郭启全:贯彻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pdf
T COSOCC 007—2024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空间资产测绘安全要求.pdf
NY-T 4375-2023 一体化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pdf
GB-T 38329.3-2023 港口船岸连接 第3部分:低压岸电连接(LVSC)系统 一般要求.pdf
GB-T 15843.6-201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6部分:采用人工数据传递的机制.pdf
1
/
9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68.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