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66386.4 (22)申请日 2022.06.13 (71)申请人 徐婧谨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 路28号 (72)发明人 侯晓清 徐婧谨 师鸣遥 李想  (51)Int.Cl. G01N 21/31(2006.01) G01N 21/33(2006.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 征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 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 领域, 本发 明通过气体等离子体对有机层表面进 行选择性刻蚀, 在表面被减薄之时表 面以下有机 分子不会发生氧化过程;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将 整个有机层的吸收光谱分为深度方向上几个亚 层的吸收光谱; 通过吸收光谱受体特征峰的移动 和后续的仿真模拟, 可以表征深度方向组分分 布, 结晶度变化和传输能级变化等信息; 相较于 现有的表征手段而言, 本发明具有成本低, 测试 速度快, 易拓展 等优点, 能同时获得多种信息, 形 貌信息全面, 不会对深度方向样品造成损伤, 且 能充分准确地表征深度方向分子构象和结晶性, 有利于为了优化光伏薄膜的光电转化效率奠定 基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5015141 A 2022.09.06 CN 115015141 A 1.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基于直流电 源、 光源、 等离子体 真空仓、 光纤、 光谱仪和数据采集 终端所构成的系统实现, 其包括以下步 骤: 1)制作OSCs器件, 并将其有机层旋 涂于基底上, 同时将器件固定 于原位; 2)通过直流电源启动光源, 利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所述有机层的吸收光谱, 通 过光谱仪实时采集吸 收光谱数据; 3)通过定制光纤将所述光源的光路引入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器 中, 利用等离子体对 所述有机层表面进行选择性刻蚀, 将所述有机层从上表面刻蚀到下表面, 并实时采集深度 方向每一个亚层的吸收光谱变化, 获取到深度方向组分分布, 同时将深度方向亚层吸收光 谱按照刻蚀方向从上往下排列, 通过特征吸收峰的移动计算深度方向结 晶度的演化, 获取 到深度方向结晶度变化; 4)利用光学模型和电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 计算出所述有机层内的深度 方向能级 分布和激 子分布, 最后模拟出器件的各种光伏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有机层采用共混物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深度方向组分分布获取时, 需计算两个物理量, 其分别为每个亚层的厚度和组分 比; 所述每 个亚层的厚度采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3)还包括根据每个亚层的吸收光谱, 计算出消光系数k, 进而计算出复折射率 由于有机材 料的折射率n变化范围很小, 此处设为2。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15141 A 2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 离的新表征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器件因为具备柔性、 廉价、 易加工等特点, 所以具有良好的 应用前景; 然而, 有机层薄膜在制备以及后处理过程中, 发生垂直相分离, 使活性层光学和 电学特性分布(尤其是深度方向)非常复杂, 会 决定性地影响器件的性能, 在不同的深度位 置处(亚层)往往具有不同的分子构象、 链取向、 结晶性、 微晶尺寸性质等, 通过影响薄膜在 不同位置处的微尺度性能决定了薄膜的宏观性质; 深度方向上 的不均匀分子堆积会导致: 1.能级在不同位置处的分散性; 2.聚合物分子量和化学等规度具有多分散性; 3.有机层中 同时存在非晶相和结晶相, 对应的光学吸收特性也有明显差异; 4.分子取向在薄膜表面和 内部有所不同; 因此, 有机分子的化学、 光学、 电学特性在薄膜内部不同的深度位置处是各 不相同的; 除此之外, 主流的器件结构为本体异质结, 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需要组成良好的 互穿网络结构, 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损失; 因此, 为了优化光伏薄膜的光电转化效率, 需 要分析太阳光是如何在薄膜中衰减的, 以及光子的衰减位置和激子产生的位置; 并且需要 建立深度分辨的分子的构象, 结晶度等 参数与器件的光学性能和光伏性能的关系; [0003]目前, 现有表征手段难以充分准确地表征深度方向分子构象和结晶性, 致使其如 何影响有机层内光吸收和电荷传输, 如何影响器件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缺乏足够的深 入的研究, 且存在众多局限性: 如表征深度不足, 表征的信息比较单一, 无法同时获得多种 信息, 形貌信息不全, 对深度方向样品造成损伤、 效率低等;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有机 薄膜深 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 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而提出的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 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 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该方法基于直流电源、 光源、 等 离子体真空仓、 光纤、 光谱仪和数据采集终端所构成的系统实现,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制作OSCs器件, 并将其有机层旋 涂于基底上, 同时将器件固定 于原位; [0008]2)通过直流电源启动光源, 利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所述有机层的吸收光 谱, 通过光谱仪实时采集吸 收光谱数据; [0009]3)通过定制光纤将所述光源的光路引入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器中, 利用等离子 体对所述有机层表面进行选择性刻蚀, 将所述有机层从上表面刻蚀到下表面, 并实时采集 深度方向每一个亚层的吸收光谱变化, 获取到深度方向组分分布, 同时将深度方向亚层吸 收光谱按照刻蚀方向从上往下排列, 通过特征吸收峰的移动计算深度方向结 晶度的演化,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501514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有机薄膜深度方向垂直相分离的新表征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1:48: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