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246382.0 (22)申请日 2022.03.1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4460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5.06 (73)专利权人 广州公评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 道中38号加悦大厦909D房 (72)发明人 陈少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专利代理师 赵银萍 (51)Int.Cl. G08G 1/127(2006.01) H04W 4/42(2018.01)H04N 5/225(2006.01) H04N 7/18(2006.01) G06V 20/52(2022.01) (56)对比文件 CN 106875725 A,2017.0 6.20 CN 105719476 A,2016.0 6.29 CN 105931455 A,2016.09.07 CN 105976601 A,2016.09.28 CN 203217779 U,2013.09.25 CN 102724 484 A,2012.10.10 CN 10754576 6 A,2018.01.0 5 JP 2006293443 A,2006.10.26 审查员 吴娟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5G通信技 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调度技术领域, 尤其为一种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 系统, 包括客流 量计数器, 用于统计公交车在运行线路上不同站 台的车内乘客数量; 视频监控单元, 用于拍摄公 交车离开公交站台时的第一站台图像、 到达站台 时的第二站台图像以及基于对应站台乘坐或离 开公交车的人员视频; 调度控制单元, 用于根据 车内乘客数量以及视频监控单元的监控结果, 确 定调度指令, 并基于5G通信技术传输到总控台进 行相应调度。 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这种 调度方式智能化水平低, 并且其调度结果完全取 决于人工对于公交调度的经验和判断, 具有很强 的不确定性, 导致无法保证公交车的调度合理性 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4446076 B 2022.10.04 CN 114446076 B 1.一种基于 5G通信技 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客流量计数器, 用于统计公交车在运行线路上不同站台的车内乘客数量; 视频监控单元, 用于拍摄公交车离开公交站台时的第一站台图像、 到达站台时的第二 站台图像以及基于对应站台乘坐或离开所述公交车的人员视频; 调度控制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车内乘客数量以及视频监控单元的监控结果, 确定调度 指令, 并基于 5G通信技 术传输到总控台进行相应调度; 所述调度控制单 元内设置有智能调度软件, 所述智能调度软件 包括调度单 元; 所述调度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客流量计数器, 统计所述公交车在不同站台的下车乘客 数量以及上车乘客数量, 进而确定车内乘客数量, 以及根据视频监控 单元的监控 结果, 确定 等待上车的人员密度、 等待下车的人员密度以及车内人员密度, 且根据确定结果, 并结合压 力计算公式, 计算对应站台的运行压力; 将所述运行压力与调度紧急列表进行匹配, 确定对应站台的调度程度; 还包括: 调度紧急程度确定单 元, 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站台图像, 确定对应公交车站台对应的剩余人员数量, 当所述剩余人员 数量大于预设调度人员数量时, 将对应站台视为待调度站台, 并对所述待调度站台的调度 程度进行划分, 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站台图像, 确定对应公交车站台对应的上 车人员数量; 基于所述人员视频, 对预设范围内的人员移动情况进行分析, 确定对应公交车站台上 的人员上车趋势, 其中, 所述人员上车趋势包括: 直接上车趋势、 后退上车趋势、 等待 上车趋 势; 基于所述 直接上车趋势, 确定对应的第一人员数量; 基于所述后退 上车趋势, 确定对应的第二人员数量; 基于所述 等待上车趋势, 确定对应的第三人员数量; 确定所述第二人员数量基于剩余人员数量的第一占比, 同时, 确定所述第三人员数量 基于所述剩余人员数量的第二占比; 同时, 确定所述第一人员数量与上车人员数量的数量差别, 若所述数量差别在预设差 值范围内, 判断所述第一占比与第二占比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占比, 将对应站台视为紧急调度站台; 若所述第一占比小于第二占比, 将对应站台视为 正常调度站台; 还包括: 标定单元, 用于基于运行压力确定的站台的调度程度, 对对应公交车的运行线路中的 每个站台进 行第一标定, 同时, 基于占比大小关系, 对对应公交车的运行线路中的每个站台 进行第二标定; 一致性确定的单元, 用于基于第一标定结果和第二标定结果, 确定重合调度程度对应 的第一站台以及非重合调度程度对应的第二站台, 确定 两种方式标定的一 致性; 若所述一致性大于预设性, 筛选调度程度紧急数量最多的调度程度确定方案作为备选 方案, 进行对公交车的智能调度; 所述压力计算公式为: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446076 B 2其中, 为每个站台的运行压力、 S为该运行线路在该站台所运行的公交车上的剩余承 载人数, P为该站台需要乘 坐该公交车的车内乘 客数量, ε1为第一调节系数; RMAX表示公交车 处于最大车内人员密度CMAX时, 对应的最大人员数量; C1表示车内人员密度; C2表示等待上 车的人员密度; C3表示等待下车的人员密度; ε2表示第二调节系数; 表示基于乘客数量 的压力计算权值; 表示基于人员密度的压力计算权值, 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5G通信技 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存储单元, 用于统计同类型公交车在对应公交线路的历史运行 数据; 构建单元, 用于基于运行分析模型对所述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预分析, 构建对应公交车 的每天的运行信息, 且所述运行信息包括: 到站时间点、 到站时间点对应的上车、 下车人数; 离站时间点、 离站时间点对应的未 上车人数; 变化模型确定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运行信息, 构建对应公交车在对应站台的客流量变 化模型, 进 而确定对应公交车在整个运行线路上的线路流 量变化模型; 调节系数确定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客流量变化模型以及线路流量变化模型, 确定与乘 客数量相关的第一调节系数 ε 1, 同时, 还确定与人员密度相关的第二调节系数 ε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调 度软件还包括规范单元; 所述规范单元, 用于基于设置在公交车上的定位单元实时监测所述公交车的运行位 置、 当前速度以及与前车速度, 并计算出所述 公交车的运行规范度, 并根据运行规范度提醒 公交车驾驶员改变公交车的运行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计算出所述 公交车的运行规范度, 包括: 其中f为运行规范度, v1为公交车的当前速度, v0为当前道路的规定最大速度, L为公交 车与前车的第一距离, L1为公交车当前速度下的标准刹车距离; Δ∈表示所述公交车的磨 损因子, 且取值范围为(0,0.3); φ当前表示公交车 所在当前站台的运行压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 元, 还用于对统计的数据量进行判定; 若所述数量大于预设数据量,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数据量删除, 将第二预设时间段的 数据量保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指 令与公交车的调度数量以及公交车的调度型号有关。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446076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2:00:5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