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58605.6 (22)申请日 2022.08.16 (73)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 环境资源研 究院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 路318号 (72)发明人 赵洋 李新荣 赵燕翘 张志山 许文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32256 专利代理师 赵世发 (51)Int.Cl. C12M 1/02(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R 1/89(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荒漠蓝藻种藻扩繁 设施, 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 包括第一腔室和搅拌 机构, 第一腔室用于容置培养液和荒漠蓝藻种 藻, 搅拌机构用于对培养液和荒漠蓝藻种藻进行 搅拌混合; 第二处理单元, 包括用于使混合后的 培养液和荒漠蓝藻种藻与空气混合的第二腔室; 第三处理单元, 包括用于容置种藻扩繁后形成的 荒漠蓝藻的第三腔室, 以及用于将位于第三腔室 内下层区域的荒漠蓝藻导出的收获管路, 用于将 位于第三腔室上位区域的清液排出的排放管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荒漠蓝藻种藻扩 繁设施, 可以逐步实现添加试剂或种藻、 混合、 扩 繁以及收获, 降本增效, 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18026042 U 2022.12.13 CN 218026042 U 1.一种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依次连接并导通的第一处理单元、 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 理单元; 第一处理单元, 包括第一腔室和搅拌机构(2), 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置培养液和荒漠蓝 藻种藻, 所述搅拌机构(2)用于对第一腔室内的培 养液和荒漠蓝藻种藻进行搅拌混合; 第二处理单元, 包括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 一腔室连接且能够被连通, 所述 第二腔室至少用于使混合后的培养液和荒漠蓝 藻种藻与空气混合, 以进 行荒漠蓝藻种藻扩 繁; 第三处理单元, 包括第三腔室、 排放管路(61)和收获管路(62), 所述第三腔 室与所述第 二腔室连接并能够被连通, 所述第三腔室用于容置种藻扩繁后形成的荒漠蓝藻, 所述收获 管路(62)和排放管路(61)分别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 所述收获管路(62)至少用于将位于 所述第三腔室内下层区域的荒漠蓝 藻导出, 所述排放管路(61)至少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三腔 室上位区域的清液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第 一处理单元包括第 一 容器(1), 所述第一容器(1)具有所述的第一腔室以及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 开口至少用于投放荒漠蓝藻种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处理单元还包 括增氧机构(4), 所述增氧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并至少用于增加第二容器(3)中 荒漠蓝藻扩繁环境的含氧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管路(61)和收 获管路(62)沿重力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管(7), 所述 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 容器(3), 所述第二 容器(3)具有所述的第二腔室; 所述第三处 理单元包括第三 容器(5), 所述第三 容器(5)具有所述的第三腔室; 所述第一容器(1)和/或所述第二容器(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端, 所述第二容器(3)和/ 或所述第三 容器(5)的侧壁设置有 进料端, 所述进料端和出 料端经所述连接管(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处理单元还包 括补充管路(8), 所述补充管路(8)与所述第二 容器(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容器(1)和/或 所述第三 容器(5)的横截面的面积沿重力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所述第 二处理 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容器(3)的出料端与下一个第二容器(3)的进料端连通; 和/或, 每个所述第二容器(3)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一容器(1)的出料端连通, 每个所述第二容器 (3)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三 容器(5)的进料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管路(61)设置 于所述第三 容器(5)的侧壁, 所述收获管路(62)设置 于所述第三 容器(5)的底部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包 括多个排 放管路(61), 多个所述 排放管路(61)沿重力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26042 U 2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属于荒漠 蓝藻扩繁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绿色、 环 保沙化土地治 理技术, 它 是利用生物土壤结皮的固定沙表和 抗风蚀的作用, 将生物土壤结皮中的主要生 物体(如荒漠蓝藻)进行人工培育并接种到沙地表面, 通过养护成活, 加速地表形成生物土 壤结皮, 起到防风固沙和生态恢复的作用, 是目前 受损沙化土地恢复研究 的前沿和热点。 通 过种藻扩繁(培养池中进 行液体培养), 获得足够的荒漠蓝藻生物体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 重要前提和保障。 荒漠蓝藻种藻扩繁是其种藻扩繁的重要前提, 而种藻扩繁设施是种藻扩 繁的必要设施。 [0003]然而, 目前的用于荒漠蓝藻种藻扩繁 的设施多为单独的培养箱, 没有考虑到试剂 添加、 藻种 添加和藻种收获等环节, 不仅影响产量, 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最终影响了荒 漠蓝藻的生产效率。 因此, 亟待改进荒漠蓝藻种藻扩繁, 增加荒漠蓝藻种藻扩繁效率, 降低 人力成本, 为荒漠蓝藻种藻扩繁和推动人工生物土壤结皮固沙技术大规模推广提供有力保 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 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包括: 依次连接并导通的 第一处理单元、 第二处 理单元和第三处 理单元; [0006]第一处理单元, 包括第一腔室和搅拌机构, 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置培养液和荒漠 蓝藻种藻, 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第一腔室内的培 养液和荒漠蓝藻种藻进行搅拌混合; [0007]第二处理单元, 包括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且能够被连通, 所述第二腔室至少用于使混合后的培养液和荒漠蓝 藻种藻与空气混合, 以进 行荒漠蓝 藻种 藻扩繁; [0008]第三处理单元, 包括第三腔室、 排放管路和收获管路, 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 室连接并能够被连通, 所述第三腔室用于容置种藻扩繁后形成的荒漠蓝藻, 所述收获管路 和排放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 所述收获管路至少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下 层区域的荒漠蓝藻导出, 所述排放管路至少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三腔室上位区域的清液排 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荒漠蓝 藻种藻扩繁设施, 可以逐步实现添加试剂或种藻、 混合、 扩繁以及收获, 降本增效, 实用性 强。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8026042 U 3
专利 荒漠蓝藻种藻扩繁设施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13:1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31.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民航 MH-T 1076.1-2023 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 第1部分:机场端建设规范.pdf
GB-T 38634.2-2020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2部分:测试过程.pdf
GB-T 33561-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漏洞分类.pdf
DB31-T 214-2023 节能产品评审方法和程序 上海市.pdf
YD-T 3956-2024 电信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青藤云安全 2022攻防演练蓝队防守指南.pdf
T-CESA 1048—2018 区块链存证应用指南.pdf
GB-T 29765-2021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pdf
GB-T 22264.6-2009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6部分:绝缘电阻表的特殊要求.pdf
防病毒安全管理制度.pdf
GB-T 43097-2023 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pdf
GB-T 39988-2021 全尾砂膏体制备与堆存技术规范.pdf
T-CNHAW 0011—2024 干眼诊疗中心分级建设要求.pdf
T-SZUAVIA 001—2021 低慢小无人机探测反制系统通用要求.pdf
GB-T 27910-2011 金融服务 信息安全指南.pdf
T-CSAE 81—2018 能量回馈式整车动力学控制系统 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T-CSTM 00046.12—2018 低合金结构钢腐蚀试验 第12部分:电偶腐蚀试验方法.pdf
信通院 国内网络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类产品研究与测试报告-2021年.pdf
硅创社2024002-AIGC新书推荐榜2月.pdf
YD-T 3228-2023 移动应用软件安全评估方法.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31.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