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963—20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再生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lice-Cracks and Recycling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2014 - 09 - 30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41/T 963—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破碎再生加铺改造设计 .............................................................. 2 4.1 4.2 4.3 4.4 5 路况调查 ...................................................................... 路况评价 ...................................................................... 路面结构设计 .................................................................. 加铺结构推荐形式 .............................................................. 2 2 2 2 施工 .............................................................................. 3 5.1 试验路段 ...................................................................... 3 5.2 施工工艺 ...................................................................... 3 5.3 特殊路段处治 .................................................................. 4 6 施工质量管理与效果评定 ............................................................ 4 6.1 一般规定 ...................................................................... 4 6.2 效果评定 ...................................................................... 4 6.3 其他规定 ...................................................................... 5 I DB41/T 96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平顶山市公路管理局、西安长大公路养护技术有 限公司、平顶山市佳洋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长林、张新旺、宋勇、吴超凡、杨明艳、王水、王志刚。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强、甄敏、范亚明、姚向辉、刘芳、郑凯、林占峰、周晓华、彭浩、齐国立、 解冬、崔慧丽、李会安、黄少强、薛保贵、李莉。 II DB41/T 963—20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再生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再生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破碎再生加铺改造设计、施工、 质量管理与效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再生改造工程。城市道路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H20-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J 037.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应用于本文件。 3.1 破碎再生 Cracking and Recycling 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击破碎后,直接作为新加铺路面的结构层。 3.2 凹槽 Groove 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打击破碎后,面板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凹槽,深度不大于30mm。 3.3 开裂块度 Cracking Size 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打击破碎后,面板表面形成裂纹连通的小板块,小板块的面积表征开 裂块度。 3.4 弯沉变异系数 Homogenization of Deflection 评定段落的弯沉值标准差与弯沉平均值之比表征弯沉变异系数。 3.5 微裂式破碎 Slice-Cracks 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打击破碎后,在面板表面形成以受力点为中心呈发散式开裂的裂缝, 2 宽度0.1mm~0.5mm,开裂块度不大于0.1m 。 1 DB41/T 963—2014 4 破碎再生加铺改造设计 4.1 路况调查 按照JTG D50-2006和JTJ 037.1-2001的规定,进行旧路路况调查。 4.2 路况评价 按照JTG H20-2007相关规定,评定出路段的优、良、中、次、差等级。 4.3 路面结构设计 4.3.1 一般规定 4.3.1.1 根据路况评定结果,将评定为优、良、中段落合并为一种类型,将评定为次、差段落合并为 一种类型。 4.3.1.2 加铺层采用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结构或沥青混凝土加铺结构,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4.3.1.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后,表面平整度达不到预期要求时,应设计调平结构层。 4.3.1.4 地表或地下排水不良路段,需采取措施改善或增设地表或地下排水设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构排水不良路段,应增设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4.3.1.5 路面结构设计应包括施工期间保通设计。 4.3.2 结构层设计 4.3.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后,按照 JTG D40-2011 的分离式加铺形式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 的面层厚度设计。 4.3.2.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后,按照 JTG D50-2006 的改建路面结构形式进行沥青混凝土路 面的面层厚度设计。 4.3.2.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后,路面结构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强基层结构 设计。 4.4 加铺结构推荐形式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为优、良、中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打击破碎后,推荐加铺结构形式及 厚度见表1、表2;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为次、差时,微裂式打击破碎后先进行补强调平层设计,然 后参考表1、表2推荐加铺结构。 表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推荐形式 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及三级公路 交通量 厚度 特重、重交通 9cm~12cm 中、轻交通 7cm~10cm 特重、重交通 7cm~10cm 中、轻交通 4cm~8cm 四级公路 注:若强度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不设调平补强层;反之,则需要设置调平补强层。 2 4cm~6cm DB41/T 963—2014 表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推荐形式 道路等级 交通量 特重、重交通 一级公路 中、轻交通 特重、重交通 二级及三级公路 中、轻交通 四级公路 结构层 厚度 水泥混凝土面层 不小于 28cm 透水式无纺布 — 应力吸收层 2cm~4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不小于 26cm 透水式无纺布 — 应力吸收层 2cm~4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不小于 24cm 透水式无纺布 — 应力吸收层 2cm~4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不小于 22cm 透水式无纺布 — 应力吸收层 1cm~4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不小于 18cm 透层油 — 注1:若强度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不设调平补强层;反之,则需要设置调平补强层。若调平补强结构层采用沥青碎石 层时,则可以取消应力吸收层。 注2:应力吸收层通常选用 AC-10(13)、沥青碎石或微表处。 注3:表中未注明要求的材料视当地情况选取。 5 施工 5.1 试验路段 5.1.1 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大于 26cm 时,选择 30kJ~ 66kJ 的破碎再生设备;在旧水泥混凝土面 层厚度不小于 26cm,基层强度较高、厚度较厚时,选择 60kJ~110kJ 的破碎再生设备,但在水泥路面纵 坡较大(通常大于 3%时)路段,还需配 30kJ~ 66kJ 的破碎再生设备。 5.1.2 路况优、良、中路段作为一种典型路段,路况次、差路段作为一种典型路段,每种典型路段的 试验段长度不少于 200m。 5.1.3 根据开裂块度、凹槽深度、裂缝宽度和微裂式破碎后的弯沉变异系数,确定最佳破碎设备、破 碎能量、破碎遍数、破碎工艺、碾压设备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 5.1.4 在微裂式破碎再生施工期间需要进行保通设计。 5.2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 DB41/T 963—2014 验 加 铺 效 碾 清 微 施 铺 撒 扫 裂 果 表 工 结 透 式 评 面 准 构 层 碎 破 收 层 油 定 压 块 碎 备 图1 微裂式破碎施工工艺流程 5.2.1 沿线结构物、边坡、不良地质的安全影响
DB41-T 963-20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再生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44: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