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20.30 CCS H 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470. 1—2024 代替YS/T 470.1-2004 铜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铍、钴、镍、钛、铁、铝、 硅、铅、镁、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Part 1:Determinationof beryllium, cobalt, nickel, titanium, iron aluminum, silicon, lead, magnes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4-10-24 发布 2025-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70.1—2024 前言 草。 第1部分:铍、钴、镍、钛、铁、铝、硅、铅、镁、磷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一一第2部分:氟化钠滴定法测定铍量: 一第3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量。 本文件代替YS/T470.1一2004《铜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铍、钻、 镍、钛、铁、铝、硅、铅、镁量》,与YS/T470.1一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a)增加了磷元素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050%~0.20%(见第1章); b)更改了部分元素测定范围,将铍测定范围0.10%~3.00%更改为0.10%~6.00%,钴测定范围 0.10%~3.00%更改为0.010%~~3.00%,镍测定范围0.050%~3.00%更改为0.010%~ 3.00%,钛测定范围0.10%~0.50%更改为0.010%~0.50%,铅测定范围0.0050%~0.060% 更改为0.0020%~0.060%(见表1,2004年版的表1); 更改了原理表述(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2章); (p 更改了试剂和材料的要求(见第5章,2004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磷的推荐分析谱线波长(见表2); e) f) 增加了硅质量分数大于0.20%时,分析试液的制备过程(见8.4.4); 更改了工作曲线的绘制(见8.5,2004年版的6.2); g) h)更改了精密度,将“允许差”更改为“再现性限”(见表6,2004年版的表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五矿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金属 研究所、富蕴恒盛铍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监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晖、王巧、马肖、孙洪涛、温亚勇、王永生、黄华新、朱云、张健康、张新 辉、谢奕斌、莫蓉、殷艺丹、李娜、关黎晓、朱新明、郝晶晶。 本文件2004年首次发布为YS/T470.1一200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YS/T 470.1—2024 引 言 铜铍合金作为高级精密的弹性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自动化等领域,铍、钻、 镍、钛为添加元素,铁、铝、硅、铅、镁、磷为杂质元素,是影响合金质量的重要指标。精准控制添加 元素含量范围,降低杂质元素含量是保障合金产品性能的基本前提,因此精确检测铜铍合金中各元素含 量具有重要意义。YS/T470由三部分组成: 第1部分:铍、钴、镍、钛、铁、铝、硅、铅、镁、磷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一一第2部分:氟化钠滴定法测定铍量; 一一第3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量。 本文件为提升铜铍合金在工业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对YS/T470.1的修订,重点考虑了YS/T470.1的方法适用性,充分结合分析技术与工作效率综 合因素,拓展分析方法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实际应用效果。 II
YS-T 470.1-2024 铜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铍 钴 镍 钛 铁 铝 硅 铅 镁 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3-30 13:04: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