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90;93.080.30
CCS P 66
T/ZZB 1962—2020
交通锥
Traffic cones
2020 - 11 - 23 发布 2020 - 12-01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962 —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品分类 ........................................................ .................. 1
5 基本要求 ........................................................ .................. 1
6 技术要求 ........................................................ .................. 2
7 试验方法 ........................................................ .................. 4
8 检验规则 ........................................................ .................. 5
9 标志、包 装、运输与贮存 ............................................................ 7
10 质量承诺 ....................................................... .................. 7
T/ZZB 1962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起草单位: 浙江省三门县东海橡胶厂、 浙江橙塑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市中星安全设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海舰、曹星星、张涛、卢德林、陈来、刘森、卢晶。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施进。 本文件由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962 —2020
1 交通锥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交通锥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与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道路交通中用以临时阻挡或分隔车流、引导交通的交通锥,用作其他用途的锥形交通
路标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761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GB/T 1642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 部分:氙弧灯 GB/T 18833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24720—2009 交通锥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
定
JT/T 688 逆反射术语 ASTM D 412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标准试验方法 张力(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Tension)
ASTM D 624 常规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撕裂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ear Strength of Conventional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ASTM D 2240 橡胶硬度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ubber Prop erty—
Durometer Hardness)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720—2009和JT/T 68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产品分类
交通锥分为A、B两类:
a) A 类:交通锥锥体被反光面全部覆盖;
b) B 类:交通锥锥体被反光面部分覆盖。
5 基本要求
T/ZZB 1962 —2020
2 5.1 设计研发
5.1.1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交通锥的产品结构和模具进行设计。
5.1.2 应对原料配方调整后进行硬度、密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产品性能验证。
5.2 原材料
5.2.1 聚氯乙烯树脂粉应符合 GB/T 5761 优等品的规定。
5.2.2 聚氨酯颗粒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1 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项目 要求 测试方法
硬度/A 90±2 ASTM D 2240
100 %模量/(kg/cm2) >50 ASTM D 412
抗拉强度/(kg/cm2) >250 ASTM D 412
伸长率/% >500 ASTM D 412
撕裂强度/(Kg/cm) >75 ASTM D 624
注:聚氨酯颗粒以制成的试样进行测试。
5.2.3 添加剂应符合 GB/T 26125 标准的规定。
5.3 工艺与装备 5.3.1 生产工艺应采用自动配料装置和自动供料系统。
5.3.2 反光面材料冲裁应采用自动设备。
5.3.3 应具备双螺杆挤出机、风冷干燥机等设备。
5.4 检验检测 5.4.1 应具备高分子材料试样硬度、密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5.4.2 应具备交通锥稳定性能、抗坠落性能、低温抗撞击性能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5.4.3 应配备小型密炼机、小型造粒机、小型卧式注塑机、UV 实验箱、高低温拉力机、密度计等配方
研制检测设备。应配备高温烘箱、低温冷冻箱,碾压平台,撞击平台、UV 实验箱、逆反射系数测试仪
等物理性能检测设备。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交通锥表面应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的划痕、变形及其他缺陷。
6.1.2 交通锥表面应无与使用功能无关图案或文字。
6.1.3 交通锥的反光面,在正常使用中不应与交通锥剥离脱开,且在湿状态应下保持逆反射性能。
6.2 形状及质量 6.2.1 交通锥的锥体应为圆锥形或多边锥形,顶部外径或外切圆直径为 60
mm±15 mm,其上表面可有
一直径为 40 mm~70 mm、边缘光滑的圆孔。
T/ZZB 1962 —2020
3 6.2.2 交通锥的底座为边数不小于 4 而不大于 8 的正多边形或圆形。
6.2.3 当底座外边缘的厚度大于 15 mm 时,底座外边缘的内切圆直径一般为交通锥高度的 0.75 倍。当
底座外边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 15 mm时,底座外边缘的内切圆直径一般为交通锥的 0.9 倍。
6.2.4 交通锥的设计应确保在叠放后能方便分离,并不会损坏其反光面。两个交通锥叠放在一起,其
总体高度不超过单个交通锥的 1.3倍。
6.2.5 交通锥顶部下端可设计有手持的结构,该部分不反光,并且高度不超过交通锥总高的 0.1 倍或
从顶部测量不超过 60 mm。
6.2.6 交通锥的反光面至少为一条,每条反光面的最小宽度为 8 cm,反光面顶部距交通锥顶部 10 cm。
6.2.7 交通锥内部允许放置填充物,以增加自重。但填充物不能是可能对车辆行人造成二次伤害的物
品。 6.2.8 交通锥的未注公差不超过本标准规定尺寸和质量的 5
%。
6.2.9 交通锥的质量分级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交通锥高度与最小质量
高度
H/mm 最小质量
kg
1级 2级 3级
900<H≤1 000 4.80 6.00 7.50
750<H≤900 3.20 4.00 5.00
500<H≤750 1.30 1.90 2.50
450<H≤500 1.10 1.80 1.90
300<H≤450 0.80 0.80 0.80
注:表中最小质量为交通锥自重。
6.3 颜色
交通锥锥体的内部、外部均宜为红色,反光面为白色。交通锥的普通材料色和反光面的逆反射材料
色,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GB/T 24720—2009中表2和图1的规定。
6.
T-ZZB 1962—2020 交通锥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3:56上传分享